GB/T 7403.1-2008 牵引用铅酸蓄电池 第1部分:技术条件
试验项目
|
章节号
|
标准要求
|
试验前的准备
|
5.3
|
5.3.1试验应在新的完全充电的蓄电池上进行。
5.3.2蓄电池的完全充电
5.3.2.1普通的完全充电
a)蓄电池在20℃~25℃条件下,初充电用0.50 I5(A)电流;普通充电用0.70 I5(A)电流充电。当单体蓄电池平均电压达到2.40V时,初充电在用0.25 I5(A)电流;普通充电在用0.35 I5(A)电流充电。在充电末期连续2h内蓄电池电压变化每小时不大于0.02V,电解液密度无明显变化,认为蓄电池是完全充电。
b)按制造厂规定的电流(或电压)进行充电。
5.3.2.2阀控式牵引蓄电池完全充电
a)蓄电池在20℃~25℃条件下,以单体蓄电池2.4V±0.01V(限流2.5I5(A))的横店呀充电至电流值5h稳定不变时,认为蓄电池是完全充电。
b) 按制造厂规定的电流(或电压)进行充电。
|
尺寸检查
|
6.1
|
用分度值为1mm的直尺量具检查蓄电池外形尺寸。
|
容量试验
|
6.2
|
6.2.1容量试验应在完全充电的蓄电池上进行。
6.2.2将完全充电蓄电池在充电结束后1h~24h,蓄电池用I5(A)电流放电,电池周围温度保持在22℃~34℃之间。在放电时间内电流值的变化应不大于1%,放电过程中没镉30min记录一次蓄电池电压;普通型蓄电池每隔1h记录一次电解液密度。但电压达到1.85V时,没隔5min记录一次,当电压达到1.70V时,停止放电并记录放电时间。并按下式换算到基准温度30℃的实际容量:
Ca=( I5× T)/(1+λ×(t0-30)) (2)
6.2.3试验后,蓄电池应再次完全充电。
要求:实际容量在第一次容量试验时,应不低于额定容量的85%。
实际容量在前十次容量试验内,至少有一次达到额定容量。
|
荷电保持
|
6.3
|
6.3.1用于荷电保持能力试验的蓄电池应符合4.1规定,并在完全充电的蓄电池上进行。
6.3.2将蓄电池调整好电解液密度及液面高度,并擦净蓄电池表面残迹,在环境温度为20℃±2℃开始贮存28d,在此期间,蓄电池环境最高温度不应 超过25℃,最低温度不应低于15℃.
6.3.3开路贮存28d后,将蓄电池环境温度调整到22℃~34℃之间,在不充电条件下按6.2进行容量试验并记录贮存后的剩余容量。
要求:完全充电的蓄电池在电解液平均温度为20±2℃开路主餐28d,朱岑后剩余容量不应低于额定容量的85%。
|
高倍率放电性能试验
|
6.4
|
6.4.1用于高倍率放电性能试验的蓄电池应符合4.1规定,并在完全充电的蓄电池上进行。
6.4.2将完全充电蓄电池在充结束后1h~4h内,用5 I5(A)电流放电,蓄电池环境温度保持在22℃~34℃之间。在放电时间内电流值的变化应不大于1%,放电开始时记录初始温度同时放电过程中每隔5min记录一次单体蓄电池电压,当电压达到1.60V时,应随时测量,当电压达到1.50V时,停止放电并记录初始环境温度和放电时间。
6.4.3当电解液初始温度t0是应按下式换算到基准温度30℃时的放电时间:Th=T1[1-λ(t0-30)] (3)
6.4.4试验后,蓄电池应再次完全充电。
要求:电解液温度在30℃条件现,以5I5(A)电流持续放电到单位蓄电池的终止电压为1.5V时时间不应低于30min。
|
循环耐久能力试验
|
6.5
|
6.5.1用于循环耐久能力试验的蓄电池应符合4.1规定,并在完全充电蓄电池上进行。
6.5.2然后将蓄电池连接在连续循环能力试验的蓄电池应符合4.1规定,并在完全充电的蓄电池上进行。
6.5.2然后将蓄电池连接在连续循环充放电试验机上,整个试验过程中将进行一系列的连续充放电循环,每次循环包括如下内容:
6.5.2.1普通蓄电池
6.5.2.1.1放电程序
以I=1.25 I5(A)电流放电3h,
6.5.2.1.2充电程序
放电之后紧接着再充电9h,充电量方法如下:
第一阶段:以1.05 I5(A)电流放电3h。
第二阶段:以0.25 I5(A)电流放电6h。
充电时间总计为9h。
充电9h,放电3h为一个循环。
要求:在规定的条件下,普通性蓄电池容量降至额定容量的80%时所完成循环的次数不应低于800次。
6.5.2.2阀控式牵引蓄电池
6.5.2.2.1放电程序
以1.0 I5(A)电流放电3.5h.
6.5.2.2.2充电程序
放电之后紧接着进行恒压再充电,充电时间14h,每只单体蓄电池充电电压2.40V±0.05V,最后2h的充电极限电流不超过I=0.075I5(A),充电14h,放电3.5h为一个循环。
6.5.2.3在整个6.5.2.1和6.5.2.2试验的过程中温度应保持在33℃~43℃.每49次充放电循环后应按6.2进行一次容量试验。在进行循环耐久能力试验期间,放容量试验低于额定容量80%时,均再进行一次容量试验,仍达不到80%,循环能力试验结束,这50次循环不计入循环耐久能力次数。若是达到80%,这50次循环计入循环耐久能力试验次数,可继续试验。
要求:在规定的条件下,阀控性蓄电池容量降至额定容量的80%时所完成循环的次数不应低于400次。
|
封口剂试验
|
6.6
|
6.6.1耐寒试验
用未注入电解液的蓄电池,放入低温箱内,并在-30℃±1℃温度中保持6h,当温度回升到-20℃±1℃时,从低温箱或低温室中再保持6h,然后从恒温箱取出蓄电池,用目测观察,封口剂不应裂纹或与蓄电池槽、盖分离。
6.6.2耐热试验
用做过耐寒试验的蓄电池,旋下注液孔塞,在室温下保持6h后,放入恒温箱内,并将蓄电池倾斜45°,在65℃±1℃温度中在保持6h,然后从恒温箱取出蓄电池,目测观察,封口剂不应溢流。
要求:采用封口剂的蓄电池,封口剂其表面必须均匀,应具有耐寒、耐热性能。当温度在-30℃时封口剂不应有裂纹或与蓄电池槽、盖分离,在65℃时不应溢流。
|
密封性能试验
|
6.7
|
6.7.1用于密封性能试验的普通型蓄电池因格式装配完整的,为灌注电解液的蓄电池。
6.7.2将未注电解液的蓄电池一次注入压缩空气,当压力大于或等于25kPa时,保持5s,观察压力表的变化。
6.7.3密封性能试验检查合格的蓄电池方能进行蓄电池其它性能试验。
要求: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,蓄电池在与空气隔断后5s内电池内部压力稳定不变。
|
标志
|
8.1
|
8.1.1蓄电池产品应有下列标志:
a)产品型号或规格。
b)极性符号。
8.1.2组装箱外壁应有下列标志:
a)产品名称、型号或规格、数量;
b)产品执行标准号;
c)制造日期;
d)制造厂名称、厂址;
e)没想的敬重、毛重及尺寸;
f)表面“怕湿”、“小心轻放”、“向上”等文字或符号;
g)表面“可回收利用”、“含铅”,不可将电池等同生活垃圾处理等文字或符号。
|
本文仅节选GB/T 7403.1-2008标准的部分内容,仅供参考,详细内容请以原版标准为准。